外国语学院举办第440期阳光论坛暨第44期崇文讲堂

时间:2023-09-05 11:31:34    作者:周文静    

开学在即,外国语学院的科研工作也悄然拉开了序幕。8月30日下午2:00,学院第一届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研修班的第二时段的学习正式启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核心期刊《当代外语研究》的主编杨枫教授应邀在云端开启了本时段学习的第一场讲座,讲座的题目为:主编视野下的外语写作与发表。讲座由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

杨教授首先谈到了高校教师发表文章的必要性。他说,高校教师不光是要搞好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知识对外传播﹑知识生产和知识确权这三件事,确权即要发表文章。接下来,他从编辑的视角详细破解了论文成功发表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他提出,一篇优秀的论文从选题开始,要展示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国家意识﹑本质精神﹑理论意义﹑时代需要和社会价值。每一个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国家意识,要有学术研究为国家服务的使命感,这是全世界学术界通行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术研究的灵感源泉。其次,论文研究的内容要有深度,能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找到问题的症结。理论视野也是论文作者需要具备的素养,它提升了论文的学术价值,使问题的解决更有效果。最后,学术研究不是空中楼阁,一定要反映社会问题,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选题确定后,正式写作中,杨教授强调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好的题目要呈现三个方面的信息:研究领域﹑问题意识和学术思想。另外,在形式上,题目字数不宜过长,尽量不用副标题,且忌用“研究”二字。在提到摘要时,他说,摘要是一篇小型的议论文,但字数控制在300-500为宜,在内容中不要出现类似“本文”或“笔者”之类的表述。针对大家都很头痛的文献引用,杨教授提醒道,全文中的文献要包含权威文献﹑相关文献和最新文献,合理使用这三大类文献可以体现作者的学术积淀。除上述的几个注意事项外,论文的框架布局和语言表达也为成功投稿增加不少砝码。布局要做到合理清晰,语言要学术化,凝练准确。讲座的最后,他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在投稿前作者需要从编辑的视角来评价论文的命中论。首先是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定位,选题是否符合期刊选题的传统,以及论文是否最大程度地减少编辑的审稿工作量。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方面其实可以决定编辑对论文的第一印象。

讲座结束后,谭燕保院长代表学院感谢杨教授从主编的视角分析外语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她非常赞同杨教授提出来的国家意识这个概念,并再次强调,基于涉外的学科特点,外语人尤其需要将自己的研究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接下来,老师们踊跃提问,提问涉及学界的研究热点,当前的研究困惑到投稿过程遇到的困难,杨教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解答,并同老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此次讲座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也将帮助老师们提高撰写论文的热情,增强论文投稿的信心,有效促进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