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下午14:00,一场洋溢着学术激情与思维碰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艺设楼东南508举办。本次论坛由研究生院主办、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工业设计与应用专业4名学生依次进行汇报。此次设计学术论文分享会伊始,张子怡、李柯慧、曾雯静依次登台,分享交流自己的论文。

张子怡同学的论文围绕 “积极体验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科普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展开。她深入剖析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揭示了其严峻现状。她指出,当前校园欺凌防治措施多侧重事后处理,且与设计学结合甚少,缺乏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基于此,她创新性地将积极体验理论引入校园欺凌科普产品设计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设计策略。从精准分层的内容设计,到互动式的科普方式,再到与校方联动搭建长效学习平台,她的研究旨在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李柯慧同学带来的“基于感性工学的血糖仪服务设计系统研究”同样引人关注。随着糖尿病患者年轻化趋势加剧,传统血糖仪服务面临诸多挑战。李柯慧详细分析了现有血糖仪产品的痛点,如功能单一、交互不便等。她运用感性工学理论,从用户感性需求出发,对血糖仪的外观、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感性意象空间,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设计要素,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血糖仪服务设计系统。该系统涵盖智能化产品设计、个性化服务定制以及优化交互体验等多个方面,有望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动智慧医疗服务设计的发展
曾雯静同学围绕“AIGC 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服务设计策略研究”展开分享。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以及AIGC技术的发展,她敏锐地捕捉到博物馆文创产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曾雯静深入分析了当前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提出将AIGC技术与服务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通过定制化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的界面设计、优化的定制流程以及完善的售后反馈机制,她的研究旨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同学汇报结束后,现场的导师给予了专业且细致的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研究的深度与创新点,同时针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的局限性、理论支撑的进一步深化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导师们的点评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完善论文,更激发了大家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热情。
此次设计学术论文分享会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宝贵平台。通过分享与互动,同学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收获了来自导师和同行的宝贵建议,有力推动了设计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