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第749期阳光论坛:电磁超材料及其空天应用

时间:2025-01-11 15:03:55    作者:朱婷    

为促进学科交流,拓宽学术视野,1月9日上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了空军工程大学的王甲富教授,以《电磁超材料及其空天应用》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本次报告会在崇真北楼B4010会议室举办,由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栋教授主持。

王甲富教授课题组致力于人工结构功能材料研究,聚焦新一代ZB应用。团队立足超材料前沿,面向超高速飞行器、空气飞机等航天领域,成功开发隐身技术、电磁增透技术及增透-隐身技术,打造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他们基于传统材料,经精细结构设计与加工,使其在空天领域大放异彩,成果涵盖空天装备隐身材料、隐身天线罩、空天装备天线等。此外,团队还深入探索不同损耗机制下的空天装备电磁增透技术,有力推动超材料研究应用,促进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应用发展,为航天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在报告中,王甲富教授从超材料基本概念讲起,深入阐述团队成果。他们设计多层结构,制备出红外-雷达-光学透明隐身材料,该材料在6~18GHz频段内吸波率超0.8,降温达40℃,红外-雷达隐身性能卓越。团队还创新性提出弯折金属线阵列结构单元,高效调控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色散,使过度带更窄。由此制备的蒙皮夹芯型天线罩,带外吸波电磁性能大幅提升。此外,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天线,实现了隐身、天线-天线罩一体化、功能结构一体化。以及通过不同结构功能调控,达成空天装备电磁增透技术,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报告结束后,王甲富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答了现有隐身材料与应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讨了将电磁超材料与织物结合的现实可行性与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学术报告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增加了师生对空天装备材料研究领域的认识,获得了新的灵感。


王甲富教授简介:

王甲富,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实验室空天超材料网络实验室主任、人工结构功能材料与器件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电磁复合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常务理事、航天超材料/超结构技术创新联盟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173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H因子56。 出版专著2部,授权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