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举办校第92期学术沙龙:环境功能材料学术论坛

时间:2025-10-10 11:31:42    作者:邓雨薇    

为持续推进学术生态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926日上午,由资源与环境学院举办的第92期学术沙龙于崇礼楼317教室举办。论坛由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潘飞主持,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与本次论坛。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中,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潘飞、李强、叶宇轩、裴轩瑗和唐亚东五位老师做学术报告。其中,潘飞教授做“静电纺衍生碳活化过氧乙酸降解双酚A的活性物种行为及其机制”主题报告,讲述了将静电纺衍生碳运用于高级氧化途径中的反映机制;李强副教授做“基于废旧牛仔纺织物碳纤维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碳减排中应用研究”主题报告,介绍了废旧牛仔纺织物碳纤维功能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叶宇轩老师做“面向水体重金属深度处理的纤维基多孔炭及其作用过程”主题报告,介绍了纤维基多孔炭材料在水体重金属深度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机制;裴轩瑗老师做“MOF催化类芬顿降解污染物效能及机制”主题报告,介绍了MOF基催化材料在类芬顿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应用过程。唐亚东博士做“杭州西湖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主题报告,系统讲述了杭州西湖近年来中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的动态变化过程。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汇报内容和自己的研究内容与专家进行交流,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为我院师生拓展研究思路,开阔学术视野提供了帮助,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工作,推动我院学科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专家简介:潘飞,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武汉纺织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Water Research》《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专利4项。湖北省一流课程《环境化学》负责人,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兼任SCI源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武汉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荣誉。

李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领域研究,针对毒害污染物,设计开发系列不同功能结构有机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催化剂有选择性去除和降解此类污染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完成省级及以上项目5项;在《Water research》、《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Chemosphere》、《Polymers》、《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

叶宇轩,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原理及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武汉纺织大学校培育计划、科研启动基金、南京大学跨学科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多项国家面上及青年基金。担任国际刊物《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hemospher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人。在《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参与发表20余篇SCI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唐亚东,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以及政企委托项目等。担任《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在《The Innovation》、《Eco-Environment & Healt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