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第180期阳光论坛

时间:2022-09-08 10:46:13    作者:    

正值暑假,7月20日上午9点,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传英教授应外国语学院之邀,在云端作了题为“全球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及MTI中心研究生在线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语言服务业的四大板块: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以及多语信息咨询。他谈到,与国际发展相比较,中国的语言服务业起步较晚。仅在2010年9月才正式提出了“语言服务”的概念。此外,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还亟待加强,语言教学也有待规范。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语言服务的工具以机器翻译为主流。接下来,他从国家政策的高度解读了我国语言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他说,跨国公司是语言服务的原动力,也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寻求市场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多更好的语言服务来做支持。王教授引用经济学中的菱形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语言服务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大量来华投资的企业对语言服务业发展非常有利,而语言服务人才的结构性失衡让我们对这个行业不容乐观。同时,上游产业智力支持亟待提升。此外,我国的语言服务企业已经不能适应该行业的高端需求,将面临重要的战略转型。在谈到语言人才的培养目标时,他强调,后疫情时代,“走出去”的国策给语言企业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多语种服务,复合型语言服务能力以及语言服务企业的形象。有鉴于此,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培养语言服务人才的过程中做到多语种教学,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还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通过校企联动,尝试构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谈到这里,王教授充分肯定了外国语学院MTI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服装特色,把握行业语言服务需求,师生在纺织工程和服饰文化等领域作出的突出成绩。

讲座结束后,谭院长提纲挈领地梳理了王教授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她说,语言人才一定要有服务意识,对学生的培养应使他们在专业的行业里做到精和深两点。讲座持续了3个小时,与会老师纷纷表示,王教授高屋建瓴的讲解使自己受益匪浅,将加深大家对翻译教学的认识和促进对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主讲人简介: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近年其研究兴趣包括翻译社会学理论,全球语言服务业发展,中国企业语言服务需求,新兴语言服务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外传播等。具体而言,其学术活动沿三条主线展开:①基于语言服务“价值链”的文本全球化(text globalization)专题研究,已经在《中国翻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②专业术语库建设。研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英译术语库》,已经由中国外文局于2017年12月对社会发布;③学术翻译实践。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专著《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汉译英)。

王传英教授现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研究委员会委员,欧洲法律翻译协会(EULITA)会员。